今天在研究swift的时候看到了分类和扩展。这是两个十分重要有用的功能,但是之前用的不多,没有深入了解过,在今天就从头理一遍。
一、分类(Category):
概念:
分类(Category)是OC中的特有语法,它是表示一个指向分类的结构体的指针。原则上它只能增加方法,不能增加成员(实例)变量。具体原因看源码组成:
Category源码:
Category
Category 是表示一个指向分类的结构体的指针,其定义如下:
typedefstructobjc_category *Category;structobjc_category {char*category_name OBJC2_UNAVAILABLE;//分类名char*class_name OBJC2_UNAVAILABLE;//分类所属的类名structobjc_method_list *instance_methods OBJC2_UNAVAILABLE;//实例方法列表structobjc_method_list *class_methods OBJC2_UNAVAILABLE;//类方法列表structobjc_protocol_list *protocols OBJC2_UNAVAILABLE;//分类所实现的协议列表}
通过上面我们可以发现,这个结构体主要包含了分类定义的实例方法与类方法,其中instance_methods 列表是 objc_class 中方法列表的一个子集,而class_methods列表是元类方法列表的一个子集。
但这个结构体里面
根本没有属性列表,
根本没有属性列表,
根本没有属性列表。
注意:
1.分类是用于给原有类添加方法的,因为分类的结构体指针中,没有属性列表,只有方法列表。所以< 原则上讲它只能添加方法, 不能添加属性(成员变量),实际上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添加属性> ;
2.分类中的可以写@property, 但不会生成setter/getter方法, 也不会生成实现以及私有的成员变量(编译时会报警告);
3.可以在分类中访问原有类中.h中的属性;
4.如果分类中有和原有类同名的方法, 会优先调用分类中的方法, 就是说会忽略原有类的方法。所以同名方法调用的优先级为 分类 > 本类 > 父类。因此在开发中尽量不要覆盖原有类;
5.如果多个分类中都有和原有类中同名的方法, 那么调用该方法的时候执行谁由编译器决定;编译器会执行最后一个参与编译的分类中的方法。
如何创建分类?
1.在项目中添加类,选择Objective-C File,如图
这样就会生成分类了。生成的名字一般是本类+分类名.h。
2.生成分类的.h文件。在这里我们可以添加方法(类方法,实例方法)
虽然说不能再分类中添加属性,为什么我们在类中声明属性不会报错呢?原因如下:
我们知道在一个类中用@property声明属性,编译器会自动帮我们生成_成员变量和setter/getter,但分类的指针结构体中,根本没有属性列表。所以在分类中用@property声明属性,既无法生成_成员变量也无法生成setter/getter。
因此结论是:我们可以用@property声明属性,编译和运行都会通过,只要不使用程序也不会崩溃。但如果调用了_成员变量和setter/getter方法,报错就在所难免了。
既然报错的根本原因是使用了系统没有生成的setter/getter方法,可不可以在手动添加setter/getter来避免崩溃,完成调用呢? 其实是可以的。由于OC是动态语言,方法真正的实现是通过runtime完成的,虽然系统不给我们生成setter/getter,但我们可以通过runtime手动添加setter/getter方法。
示例代码如下:
#importstaticNSString *nameWithSetterGetterKey =@"nameWithSetterGetterKey";//定义一个key值@implementationProgrammer (Category)//运行时实现setter方法- (void)setNameWithSetterGetter:(NSString *)nameWithSetterGetter {
objc_setAssociatedObject(self,&nameWithSetterGetterKey, nameWithSetterGetter, OBJC_ASSOCIATION_COPY);
}//运行时实现getter方法- (NSString *)nameWithSetterGetter {returnobjc_getAssociatedObject(self, &nameWithSetterGetterKey);
}@endprogrammer.nameWithSetterGetter=@"有setter/getter";//调用setter,成功NSLog(@"%@",programmer.nameWithSetterGetter);//调用getter,成功//NSLog(@"%@",_nameWithSetterGetter);//这是调用_成员变量,错误提示为:(Use of undeclared identifier '_nameWithSetterGetter')
但是注意,以上代码仅仅是手动实现了*setter/getter*方法,但调用*_****成员变量*****依然报错。*
所以一般不推荐这样。
二、类扩展(class extension)
Extension是Category的一个特例。类扩展与分类相比只少了分类的名称,所以称之为“匿名分类”。
其实开发当中,我们几乎天天在使用。对于有些人来说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。
类扩展格式:
@interface XXX ()
//私有属性
//私有方法(如果不实现,编译时会报警,Method definition for 'XXX' not found)
@end
作用:
为一个类添加额外的原来没有变量,方法和属性
一般的类扩展写到.m文件中
一般的私有属性写到.m文件中的类扩展中
类扩展中添加的新方法,一定要实现。categorygory中没有这种限制。
类别与类扩展的区别:
①类别中原则上只能增加方法(能添加属性的的原因只是通过runtime解决无setter/getter的问题而已);
②类扩展不仅可以增加方法,还可以增加实例变量(或者属性),只是该实例变量默认是@private类型的(
用范围只能在自身类,而不是子类或其他地方);
③类扩展中声明的方法没被实现,编译器会报警,但是类别中的方法没被实现编译器是不会有任何警告的。这是因为类扩展是在编译阶段被添加到类中,而类别是在运行时添加到类中。
④类扩展不能像类别那样拥有独立的实现部分(@implementation部分),也就是说,类扩展所声明的方法必须依托对应类的实现部分来实现。
⑤定义在 .m 文件中的类扩展方法为私有的,定义在 .h 文件(头文件)中的类扩展方法为公有的。类扩展是在 .m 文件中声明私有方法的非常好的方式。
参考文档:
http://www.cnblogs.com/yajunLi/p/6373728.html
http://www.cocoachina.com/ios/20161018/17784.html
http://blog.csdn.net/u012946824/article/details/5179966